全球化品牌的產地迷失 - IEE Solution 資深顧問 林呈綠

2007.10.
據新聞報導,Made in China的名牌服飾將自11月起進入台灣,讓品牌經營全球化再次受到矚目。
 
品牌經營全球化的標準運籌作業,即是尋找與建構行銷流程中的全球分工體系,希冀在維持一定品質的條件下,一面以行銷傳播塑造、傳達品牌個性,另一面則透過各種通路將商品遞交消費者,以獲取最高利潤。
 
2002年3月美國COACH皮貨關閉自有最後一家工廠,將生產改到低價勞動市場的中國,讓毛利率從55%提升到71%,就是一個典型例子。今年3月,英國經典服飾老牌Burberry的Polo衫從威爾斯移地中國製造,引發了包括英國王室都關心的全球新聞。而到歐洲請義大利人設計車型外觀,請德國人設計引擎,然後到澳大利亞試車,最後回韓國大量製造,形成以較低成本卻有較佳商品風貌的策略去角逐全球市場,則幾乎是韓國行銷汽車的模式。
 
消費者品牌認知深受「產地、品質」影響
全球分工生產的品牌行銷模式,其實已行之有年,不說穿,它只是涵蓋在品牌管理下的一個環節而已。但如果商品價位維持一貫,而品質卻出現狀況,消費者也開始覺醒的話,是否意味著品牌經營的下一步,就是要求明確的標示產地?!
 
舉近年來發生的事例來說,
一、消費者因感覺百貨公司比較有信譽與保障,所以普遍信任該地銷售的商品,也接受相對較高的價位,卻發生標示澳洲進口的「瑪迪芙」化妝品品質不但有瑕疵,更是在台中的鄉下製造。
二、美國Martell玩具因被檢驗出在中國製造的商品,因含有危害人體的鉛塗料而下架。
三、台灣某些家電為區隔日本品牌但在東南亞、中國製造,而以日本技術、台灣製造做為廣告訴求。
 
以上事例說明當品牌與產地控管不一,商品發生品質狀況時,就會出現品牌認知不一致的情形。
 
事實上,隨著中國變成全世界的製造工廠,其製造水準也日益提高的狀況下,對於品牌委外低價生產地一事,網路言論搜尋結果,贊成與反對的意見兼而有之。反對論者不外乎認為:奢侈品牌既源于歐洲,因此也相信只有歐洲製造的才是最好的。所以『中國的消費者不會去買中國製造的Gucci商品。』或謂:『如果一個真正的奢侈品品牌只為了增加毛利就把生產移至低價勞動力市場,那會毀了這個品牌的價值』。『品牌經典是一種傳承,……。雖說利益是品牌最主要的考量,但精品品牌帶給人的應該不只有功能性,還有其他附加價值在。』
 
贊成者則幾乎與獲利脫不了關係,因為董事會希望獲利更佳,相對在股市也能獲得青睞,執行主管更可藉此荷包滿滿。何況時尚名牌的賺錢之道,就是以高形象賣較低價位的周邊普及商品,因此Burberry的主管可振振有詞的辯駁,頂級風衣依然維持在英國生產,但製造成本要11英鎊的Polo衫,移地中國生產後只要4英鎊!
 
節約成本後 消費者權益何在?
 有人認為,較能抵擋低價勞動力市場誘惑的廠商,以歐洲珠寶手工藝或瑞士鐘錶等高價位商品為主。或是說,歐洲傳統的社會主義思想,讓全球化運作比較不像美國廠商那麼徹底資本主義化。雖說如此,然而向來只在德國生產的雙B(BENZ、BMW)汽車,如今也相繼到中國設廠生產,證明全球化產銷的核心不是緣於品牌的高低價位,或是傳統思想的約束而已。
 
比較務實的討論是:『生產移到低價勞動市場的方法可以節約成本,但究竟要到什麼時候,節省下的費用才會多到不容忽視的地步?』Louis Vuitton的主管就認為:『如果為了降低直接勞動力成本而把生產移到中國,那麼所有節省的費用都會被品質監控所帶來的間接成本抵消。』
 
說來說去,全球化產銷反對與認同的底層,原只是品牌『價值vs.價格』的問題。
 
 但,消費者權益何在?
 原產地與品質都是品牌的一部分從行銷學者Philip Kotler為品牌所下的定義檢視起:「品牌就是一個名字、名詞、符號或設計,或是上述的總合,其目的是要使自己的產品或服務有別於競爭者。」
 
因此主張『品牌既是一系列相關事物的组合,其中之一便是原產國』絕對是合理的。何況,品牌資產論述把品質認知度列為要素之一,說明品質絕對是品牌的重要一環。因此,原產地與品質都應是品牌的一部分,不能輕言分割。
 
我們可以看到Burberry外移中國的新聞出現後,網路上網友的甚多討論。撇開對中國產地的不信任感,比較明顯的只得一個:精品名牌既是為了要節省成本而不再原汁原味,那麼廠商也應該將此種商品降價才是。
 
雙B之一的DAIMLER CHRYSLER集團宣稱,2006年年底在中國生產上市的E200K、E280和E350等三款車型,所有的零組件都從德國運來,由嚴格篩選的作業員組裝,品質控管上與德國相同,只是在中國政府的規定下,這些必須打上「北京奔馳-戴克」中文銘牌的國產化E級轎車,其售價也與進口車相仿,分別是人民幣52.5萬元、64.8萬元和74.8萬元(換算成台幣是比台灣便宜很多),而引發中國網友的眾多批評,銷售也無法上衝!
 
相對的,一樣是在中國生產的BMW於2005年1月宣布,為因應各個市場不同的經營狀況,將中國製造的3系列及5系列全面調降10-13%,其他的進口車型依舊維持原價,銷售果然立見效果。
 
此結果至少反應一個事實:消費者會以實際購買行動去區分不同產地的商品。有如Burberry因產地不同而被消費者區分成不同檔次般。
 
 特別是現今網路盛行時代,消費者不但能輕易地獲得商品資訊,更可透過網路將意見放送出去,並引發熱烈討論。NIKE就曾因在印尼以不到美金一元的生產成本,在美國賣到99元而被詬病,且引發到NIKE Town抗議之事。這也是為何行之有年的全球分工體系,過去消費者的聲音比較微小,但如今卻不可隨意輕忽的理由。
 
合理價位配套 提供透明化選擇
走筆至此,不禁要問:品牌全球化發展與消費者聲勢擴張的今天,在廠商獲利與消費權益之間,是否有兩相平衡之處?或許,中國製造的德國雙B事例與農委會正在推動的「產銷履歷紀錄」能給我們一點啟示。
 
 雙B案例告訴我們:掛著「北京奔馳-戴克」與掛著「DAIMLER BENZ」的車子不同,所以價位也應有所不同。而「產銷履歷紀錄」是指從生產到銷貨至消費者手中有可追蹤的二維條碼紀錄,除了提供清楚的產銷情報,也因產銷過程的透明化,消費者可多一層安全維護。兩相綜合起來,就是要求廠商在品牌資產的品質意涵下,標示明確的產地,以合理的價位配套,提供透明化的選擇,才符合最起碼的消費者尊重。
 
一旦產地的品質提升之後,售價當可隨之而漲,猶如三、四十年前的日本製造和近年的台灣製造一樣。否則,因為產銷資訊不透明,聲稱日本一番的家電商品實際產自東南亞,卻魚目混珠賺取高價的情形,總是會一再的發生。